少油煙的烹調法

台灣料理很多都是高溫快炒,對健康實在是很大的危害。一來高溫容易使油變質、產生毒素,二來也容易使食物失去原本的營養素,非常可惜。對家庭主婦來說,吸進這些油煙也會傷害到她們的呼吸系統。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長年待在油煙廚房的家庭主婦,容易罹患一種特定的肺腺癌的可能原因。

以油的冒煙點來決定烹調法

任何油類只要達到冒煙點( Smoke point )以上,就會開始變質。一旦油開始變質,等於吃進去一大堆毒素。因此,炒菜時避免讓油達到冒煙點,是很重要的。

    ◎水油炒

先放水,使用中、小火,等到水稍微滾了,再放油。我自己稱為這種做法為「水油煎法、炒法」。因為先放油再放水,油很容易往外噴。因為水的沸且騰點是100度,能夠幫助降低整鍋的溫度。如果直接用油熱鍋的話,溫度會直逼200~300度,油質也會產生變化並冒煙。

    ◎水煮法

先以水煮菜,將菜撈起來後,再拌油和調味

澱粉類避免高溫油炸

任何澱粉類只要在高溫(125℃)下,都會產生一種 acrylamide 的致癌物。料理澱粉類食物時,最好還是避免高溫油炸,譬如:炸薯條、炸洋芋片……等,這些在美國是產生 acrylamide 最高的食物,應盡量避免。油炸的烹調法較不健康,最好少吃油炸食品。

不可用的油種類

飽和脂肪酸包括:奶油、乳酪、牛油、豬油。
缺點是:
增加壞膽固醇(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)並減少好的膽固醇(高密度膽固醇)。壞的膽固醇會從肝臟移到血管壁,容易造成血管堵塞,引起心系血管疾病;好的膽固醇則可以幫助膽固醇從血管運回肝臟,有清血管的功效。

反式脂肪酸包括:氫化植物油、部分氫化油、植物起酥油、氫化脂肪、氫化菜油、固體菜油、酥油、人造酥油、人造奶油、雪白奶油,白油。
缺點是:
1.     一樣有膽固醇問題。
2.     提高三酸甘油脂,容易得到脂肪肝、新陳代謝症候群。
3.     提高抗胰島素現象,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。
4.     因為反式脂肪酸是非自然的外來物,人體並不習慣如何應付它,不容易代謝。而且,當身體發現外來物入侵時,會起而抵抗,造成發炎現象,並產生關節炎、慢性疲勞症候群等等。

最好食用油的方法是:

將健康的油輪流交替的使用,根據油的冒煙點或烹調方式來選用。我自己則常用冷壓橄欖油、苦茶油、亞麻仁油、催芽芝麻油(以上最好放冰箱儲存)及少量椰油。

適合涼拌 ( 49 ℃ 以下) 的油:
任何食用油都適合,除了常溫下是固體的奶油、豬油、椰子油、酪梨油、與反式脂肪油之外。
 
只適合水炒 ( 100 ℃ ) 、不可用中火炒的油:
葵花油、紅花油、菜籽油。
亞麻仁油因為營養價值 太好了,建議生吃才不容易破壞它。
 
只適合中火炒 ( 163℃ ) 、不適合煎炸的油:
冷壓初榨橄欖油、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、胡桃油、芝麻油、奶油、豬油、馬卡達姆油。
酥油雖是糕餅業者最常使用的油,但因為含人造反式脂肪酸,勿用。
棉花仔油通常拿來做餅乾,但對身體有毒性,能殺精蟲,勿用。
 
可以大火炒或煎炸 ( 190℃) 的油類:
葡萄籽油、杏仁油、榛子油、茶油、酪梨油。
國內椰子油和棕櫚油都是用酸價高的原油再精製而成,已經不符合「好油」標準,建議勿用。

不買精緻油

台灣大部分廠商為了迎合國人喜歡大火炒菜的習慣,都把優良的進口橄欖油、或其他食用油在台再精製,這麼做其實非常可惜。因為精製過的油, 又多了一道氧化的過程,就不能算是我們說的「好油」了。最正確的做法、是買未精製的橄欖油、麻油,來做中溫烹煮之用。

若要炒菜,如果買不到好的椰子油或棕櫚油 的話,寧可選用豬油、奶油或茶油。

台灣的油品有許多障眼法,例如只加了一點橄欖油,就號稱是橄欖 X 酚油,其實是菜籽油。

還有,沙拉油 ( Salad Oil ) 是一種通稱,凡是可以拿來涼拌沙拉的油,就可叫做沙拉油。但廠商都不標示詳細成分,而常用「沙拉油」這個名稱代替。因此在弄不清楚油種之前,最好先不要拿來炒菜。

各種食用油的冒煙點
 
 葵花油 Sunflower oil、紅花油 Safflower oil、亞麻仁油 Flax seed oil、菜籽油 Canola oil、
 107 ℃
 涼拌、水炒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可中火炒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冷壓橄欖油 Olive oil、大豆油 Soybean oil、玉米油 Corn oil、花生油 Peanut oil、胡桃油 Walnut oil
 160 ℃
 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 
芝麻油 Sesame oil、奶油 Butter
 177 ℃
 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 
豬油 Lard(另有: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 但因含反式脂肪酸,不建議食用)
 182 ℃
 水炒、中火炒

馬卡達姆油 Macadamia oil
 199 ℃
 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可煎炸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棉花籽油 Cottonseed oil (會殺精蟲,不建議食用)
 216 ℃
 
葡萄籽油 Grapeseed oil、杏仁油 Almond oil
 216 ℃
 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 
榛子油 Hazelnut oil
 221 ℃
 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 
椰子油 Coconut oil
 232 ℃ ( 450 ℉ )
 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 
橄欖油渣 Pomace
 238 ℃
 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 
茶油 Tea oil
 252 ℃
 涼拌、水炒、中火炒、煎炸
 
米糠油 Rice bran oil (由於管路污染,不建議食用)
 254 ℃
 
酪梨油 Avocado oil
 271 ℃ ( 520 ℉ )
 水炒、中火、炒煎炸
 
橄欖油健康等級

1. 最健康是:未精製的第一道冷壓橄欖油
是最好、也是最貴的油,一般都帶點綠色。最安全、品質最好的就是經過DOP(歐盟原產地保護認證)認證的油。

2. 其次,是一般的橄欖油
這是第一道橄欖油榨過一次以後,加入化學劑後再榨過一次的油。

3. 最差是混合性橄欖油:榨過之後的橄欖油所剩下的渣,再加入更多的化學劑以及其他較便宜的油類再榨過,稱之為「混合性橄欖油」。有些廠商會美其名,稱這種油為「XX橄欖多酚」,不論它之前冠上什麼名詞,這是最底層、最差的橄欖油。

通常,品質最好的第一道冷壓橄欖油,價錢也是最貴的,很多家庭主婦買不下手。其實,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,既然它很貴,我們就少用一點。那麼,如何少用呢?就從改變烹調法開始吧!盡量少用高溫炒菜,常用水煮、涼拌,如此一來,既經濟又健康。
    【以上內容取材自許瑞云醫師新書《哈佛醫師養生法》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456 的頭像
    456

    天馬行空 茶館

    4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